千米饮食网
懂美食,懂养生,更懂生活!-----千米饮食
饮食禁忌 异国美味 宝宝饮食 孕妇饮食 老人饮食 煲汤大全 面条大全 粥谱大全 饮食问答 居家常识 美食百科 疾病饮食 护眼饮食 养生百科
首页 > 食材功效

红参的营养价值和功效作用及搭配食用禁忌与选购等百科介绍

编辑:千米饮食网 浏览:

   红参是中药的一种,属伞形目、五加科植物。红参是人参的熟用品,有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功效。红参的加工方法是用人参经过浸润、清洗、分选、蒸制、晾晒、烘干等工序加工而成。长8到18厘米。表面棕红色 ,半透明,有大纵皱纹,环纹不明显,有枝根痕,根茎上部土黄色,顶端有芦碗,习称“油盏头”。本品特征:质坚,体重且脆,气香,味微苦。红参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气不摄血,崩漏下血;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红参是参的熟用品,有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功效。

红参的营养价值和功效作用及搭配食用禁忌与选购等百科介绍---千米饮食网

  红参的营养价值

  红参是参的熟用品,其加工方法是经过浸润、清洗、分选、蒸制、晾晒、烘干等工序加工而成。红参在蒸制过程中,因为热处理会发生化学反应,成份上发生变化。会生成水参及白参不俱有的新的成份,即红参特有的生理活性物质G-Rh2,Panaxytriol,maltol等。G-Rh2、Panaxytriol有抑制癌细胞增长的作用,maltol俱有抗氧化作用。干燥后的红参颜色红润,气味浓香。红参较白参相比组织致密、坚固、储藏性良好。 红参俱有补气、滋阴、益血、生津、强心、健胃、镇静等作用。这些作用红参与白参没有严格的区别,但在补虚方面一般认为红参强于白参。久服红参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抗疲劳、抗辐射、抑制肿瘤、调整人体内分泌系统。红参适合于老人、久病体虚者,红参具有火大、劲足、功效强之特点,是阴盛阳虚者的首选补品,医药上治疗虚脱或强补多用红参。

  红参的功效与作用

  红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气不摄血,崩漏下血;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红参有其独特的作用:

  1、红参具有大补元气,益血,养心安神的作用。

  2、红参能调节神经、心血管及内分泌系统,促进机体物质代谢及蛋白质和RNA,DNA的合成。

  3、红参能提高脑、体力活动能力和免疫功能,增强、抗疲劳、抗肿瘤、抗衰老、抗辐射、益心复脉、安神生津、补肺健脾。

  4、红参可用于体虚欲脱、气短喘促、自汗肢泠、精神倦怠、食少吐泻、气虚作喘或久咳、津亏口渴、失眠多梦、惊悸健忘、阳痿、尿频、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症。

  5、红参对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症,肝病、糖尿病、贫血、肿瘤及老年病等均有一定的作用。

  6、红参对于治疗阳痿、遗精,尿贫遗尿等疾病也有一定的作用。

  7、红参可以治疗脾肾虚寒,真阳衰弱,中气不足,四肢欠温,自汗暴脱。

  红参的食用方法

  红参的吃法很有讲究。

  1、炖煮:红参或白参在食用时常伴有苦味,如果将人参和精瘦猪肉、鸡、鱼等一起烹炖,可消除苦味,滋补强身。

  2、蒸服:将红参切成约2厘米薄片,放入瓷碗内,加满水,封密碗口,放置于锅内蒸炖30分钟即可服用。

  3、冲茶:将红参或干参切成薄片,放在碗内或杯中,用开水冲泡,闷盖5分后即可服用。

  4、熬粥:将红参切成薄丁片,早餐熬粥时放少许,大补。

  5、嚼食:将红参切成薄丁片,取2~3片含于口中细嚼,生津提神,甘凉可口,是最简单服用方法。

  6、磨粉:将人参磨成细粉,每天吞服,用量视个人体质而定,一般每次--1.5。

  红参的选购技巧

  一、眼看

  1.看芦碗:参芦粗大短,大都是双芦头(亦有单芦、偶见三芦),芦碗大,边缘无纤维状毛刺。

  2.看宽阔:俗称“宽肩膀”,红参腿多为两条(亦有一条或三条,稀有四条),腿短刁—:参体或近于参体,有的腿扭曲。

  3.看皮层:皮层纵纹细腻,参体下部有横环纹理,中下部有纵纹和少数浅抽沟,略似:老人皮肤。有的参体残存黄色皮,俗称“黄马褂”。

  4.看色泽:红参表面多为红棕色或深红色,油润略似绸缎面,有光泽,略透明。

  二、手捏

  红参手感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呈角质为佳。

  三、鼻嗅

  优质红参嗅之有一股特异香气。

  四、嘴尝

  优质红参口嚼较韧不易化,味微苦后甘甜而持久。

  红参的食用宜忌

  宜服: 红参为偏热性,具有振阳之力,特别适用于气弱阳虚的人士服用,如常感头晕眼花、气喘无力、年老力衰、病后体弱者,或妇女失血过多,手术后,特别适于服用。秋、冬季节适宜服用。

  忌服: 但阴虚火旺、高血压未受控制者、则不宜服用。心脏病患者在服用前,也最好咨询医师的意见。阴虚火旺、补气养阴、在夏季更适宜服用西洋参。

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www.kmysw.com/scgx/8087.html

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建议反馈| 在线投稿| 留言反馈| 友情链接| 友情赞助| 加入收藏| 网站建议| 网站地图
免责申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及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告之删除!千米饮食网不负责信息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此亦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版权所有:千米饮食网 http://www.kmysw.com/ 苏ICP备17007260号-3
Copyright(©) 2015 - www.kmys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