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千米饮食网 浏览:次
人们常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但对于腊八节人们并不是很了解,那么你们知道关于八节的风俗及寓意有哪些吗?下面一起来看看传统腊八节的风俗及寓意,希望对你有帮助!
腊八有什么风俗禁忌
禁忌一:腊八节不回娘家
按照过去的老说法,一年之中总有几天时间,出嫁了的女儿是不能回娘家的,说是忌讳,是有讲究的。进入腊月以来,第一个忌日就是腊八。腊八这天回娘家会对婆婆不吉利,婆婆百年以后会趴着死。另外一种说法:“腊八不吃娘家米,祖祖辈辈还不起”,意思是会穷自己的家。有的说法甚至认为,在腊月里,腊月初八,十八,二十八都不可以在娘家过。
禁忌二:腊月不搬家
从风水上说,腊月里偏寒,如果冒然搬入新宅子的话,寒冷的气氛会阻隔家中的兴旺气氛,这听上去是有一定自然科学道理的。但是现在的条件好了,一般屋子里都有暖气,就算腊月搬家住进去也不会冷,再请朋友们来热闹热闹一样人气旺旺。
禁忌三:吃腊八粥不过午
在我国,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已流传千年之久,但对于吃腊八粥这一习惯,在一些地方也是有禁忌的,那就是吃腊八粥不过午。每年腊八节前一天晚上人们就开始熬制腊八粥,等到第二天早上食用,如果吃不完的话可以分给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吃,但是不能过中午,还有句俗语叫“早食粥,来年粮食早收”。
腊八粥做法
所需食材:糯米、黑米、薏米、紫米、小米、大米、腰豆、栗米、花生、白芸豆、莲子、黑糖,大枣。
【具体做法步骤】
第一步,准备一个,把豆类食材倒入盆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浸泡5个小时左右,然后再将所有的米类食材用清水淘洗干净备用。豆类食材,必须要提前用水浸泡,这样可以大大地缩短粥的煮制时间。
第二步,锅中倒入适量的清水,开大火将水烧开,然后再把泡好的食材下入锅中煮制,煮粥时,一定要等水开后再下入食材,这样可以避免出现糊底的情况。
第三步,开锅后转小火,盖上锅盖熬煮一个半小时左右,锅里的粥熬制浓稠以后,打开锅盖加入少许的冰糖,用勺子搅动至冰糖融化,继续再熬制5分钟左右即可。,一锅香甜软糯的腊八粥就做好了。
按照以上方法煮出来的腊八粥,香浓软糯,口感特别好喝,早上喝上一碗热乎乎的腊八粥,全身上下都感觉特别舒服。
熬制腊八粥技巧:
1,熬腊八粥时,首先要将豆类食材用清水浸泡一下,这样可以缩短腊八粥的煮制时间。
2,不管是煮腊八粥还是我们平时熬制其它粥,都要等水开后再下食材,可以可以避免食材下锅后粘锅底,导致米粥出现糊锅的情况。
3,熬制的腊八粥好不好喝,火候很重要,熬粥时牢记用小火慢熬,勤用勺子搅动一下米粥,这样才能熬制出一锅香味浓稠的腊八粥。
腊八节的风俗及寓意
腊八节祭祀
应劭《风俗通》云:“《礼传》: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其起源甚早,《礼记·郊特牲》记载:“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史记·补三皇本纪》也说:“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地”。夏代称腊日祭为“嘉平”, 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代改为“腊”。
腊八节腊八粥
叫“七宝五味粥”。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腊八节吃腊八蒜
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
腊八节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腊八节吃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腊八节吃腊八面
中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www.kmysw.com/msdg/17376.html
推荐阅读
腊八饮食和习俗以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