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饮食网
懂美食,懂养生,更懂生活!-----千米饮食
饮食禁忌 异国美味 宝宝饮食 孕妇饮食 老人饮食 煲汤大全 面条大全 粥谱大全 饮食问答 居家常识 美食百科 疾病饮食 护眼饮食 养生百科
首页 > 运动养生

浅析传统武术与养生

编辑:千米饮食网 浏览:

  中华传统武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融合了儒家、道家、中医等中华传统养生文化,传统武术对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弘扬民族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效用,而且民族传统武术在人类健康与养生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详细论述了中华传统武术与养生的关系,为大众体育健身提供参考。

浅析传统武术与养生

  养生,又称养性、道生、颐养、保生、寿世等。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达到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养生一词最早见《庄子・内篇・养生主》,他说:“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在中国历史上,流传着丰富多彩的养生文化,它渗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武术深受它的启迪。传统武术被称之为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因为它不仅是一种格斗的技术,而且具有健身、养生、康复的功效。不但国人喜欢,而且也为世界人民所欢迎。

  一、传统武术在当代的发展

  (一)传统武术的本质特点与现代社会现状的冲突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武术也随之产生和发展起来,中国武术的发展和独特的面貌与我国战乱频繁、多灾多难的特殊历史背景有关,武术的发展史侧面反映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在社会变革过程中,武术的发展必然是需要与时代联系在一起的。和平时期,武术已失去搏杀的技击功能,并且在经济高度发展,物质生活极为丰富的现代社会各种健身和娱乐节目的出现,使人们可以在空闲之间进行选择的机会大大增加,跆拳道、瑜珈、空手道越来越受欢迎,作为一种运动时尚的代表,拥有巨大的潜力。习练武术的人群却不容乐观,导致这种现状的因素有很多,但很多是我们不顺应时代的需求的原因,在社会呈现以娱乐为一体的时代特征中,当代武术的健身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二)传统的传承模式与现代社会的冲突

  在传承方式上传统武术长期是以师徒和血缘关系的传承模式流传的,外人想学点东西非常艰难,“留一手”成了武术传承过程中的潜规则,导致了很多优秀的武技就此流失,传统武术就很难得到持续发展。

  在教授的形式上传统武术也和现代社会有着很大的落差,传统武术多以单一的“师父带徒弟”的方式教授,这和当今“信息化”“科学化”“大众化”的教学有着鲜明的差别,且传统武术练习方式枯燥,见效很慢,很不符合当今的传播体制。

  二、关于传统养生

  (一)传统养生的产生与发展

  传统养生是古人先贤源于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基础上创造出的一种关于生命的自我养护、改善和提高的健身之术。在长期的演进过程中,受到了中国传统哲学、儒、道、佛以及医学等各派思想的影响,并经过长期的实践,构建成了中国传统的养生学体系,形成了古代养生的“重人贵生”的思想,“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心身统一”的生命观和“形神共养、性命双修”的养生观以及“动静相宜”的运动观等,这些都是当代健身气功的理论基础和文化源泉。当代养生功法应当积极的从传统养生术的思想和理念中汲取知识,使健身气功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二)传统养生对现代生活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成了人们的目标和追求。传统养生强调适当的身体运动,运动方式多以通过理顺通畅体内与运动相关器官的代谢,平缓活动肢体来提高人体的活动能力,所以耗氧量、耗能较低,更适合在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不同体质的大众群体开展。人们通过传统养生方法锻炼,可以切实的得到锻炼,可以使身体变得更加健康,使精力更加充沛。同时,养生方法的练习,不仅能使人端正人生态度,提高人体抵抗压力的能力,并且人们能有效地避免和克服公共健康在现代社会上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当今社会中,传统养生术对促进人体健康和人际关系之间的和谐发展表现出越来越大的价值。传统养生术的理念是适合向现代人推广的一种养生观,也是适合现代人练习的一种健身方法。有学者提出:“应当从东方传统文化中,整理、发掘出通过改善人体神经活动而保持和促进人体健康的理论与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全力推向世界,以便做出东方民族对人类应有的贡献”。

  三、武术与养生的联系

  在进行技击实战中,身心健康是必备的素质。以技击为本质的传统武术能够接纳养生,这是必然的前提。实践证明,融入养生功法后的武术内功训练,对于提高习武者的身心素质有着更为突出的功效。

  传统武术结合了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它强调从整体观出发,注重人体的内外兼修,因而,它不像西方体育只针对身体的局部进行锻炼。传统武术注重意念,在锻炼时要求意在行前,形神相随,在练习过程中需配合着呼吸来调整人的身心状态。武术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练习形式能够适应不同年龄的人群,人们可以根据武术的运动风格和特点来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健身气功在短短几年间得到广泛传播就是很好的证明。

  四、结语

  健康是人们永远追求的目标,在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的今天,大力支持传统武术养生文化的发展,发挥中国传统武术养生文化的优势,将使人们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人们在从事传统养生运动中,能够体验其中的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进而可以更好地体现人们的文化追求和文化理念,因为它注重内外兼修,强调从精神到肉体,循序渐进地全面进行锻炼,从中了解、感受做人真谛,领悟人生价值,使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传统武术是中华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之所以能够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并且不断发展,能传播到世界各地,因为它确实不仅是一种打斗的技术,而且具有很强的健身功效、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多方面的魅力。所以中华传统武术不但中国人喜欢,世界各国人民也都喜闻乐见。

  一、社会健康意识是当今时代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在已是高科技时代,是数码之家了。特别是高科技不断融入人类生活,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如电脑代替很多体力劳动,出门电动车,公交车,小轿车代替步行,自行车等等。可是别忘了,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科技发达的今天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我们本来具有的动物特征逐渐退化,人类的头脑越来越发达,而身体却越来越虚弱。还有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方式、激烈的竞争、强烈的欲望,使人们的精神过度紧张,心理不平衡,导致一系列“职业病”,形成了新的社会问题。另外,随着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人们健康长寿的愿望与日俱增,人们对健康也给予了更高的标准。那么人们怎样才能使的生命的时间达到极限?这就需要寻求一种具有健身养生功能的体育运动,然而传统武术则刚好具备这一功能。

  二、传统武术的健身养生思想和养生方法

  现代社会呼吁健康长寿,因此人们急切需要具有健身养生功能的体育运动,而中国的传统武术独具健身养生思想和养生方法。传统武术养生强调“天人合一”,“内外合一”,认为人本身是一个小宇宙,应遵循宇宙的规律,让人体与宇宙达到共振,与自然融为一体,协调发展,人的个体本身也应该达到内在的心意思维与外在的表象动作协调一致;强调“调心练意”,“练意调神”一切肢体运动要与“心”、“意”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想象力和意识的作用,通过锻炼,达到身心俱健。此外,中国传统武术主张“松静自然”,“动静结合”。松,指精神与身体的放松;静,指心态和情绪的平静。传统武术强调动静结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以动为用,以静为养,动静适宜方能健康。如太极拳、八段锦等都要求动静适宜。

  三、传统武术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养生术

  中华传统武术融合了道家文化、中医养生文化等中华传统养生文化,因此,传统武术被称为养生术。传统武术不仅锻炼外在形态姿势,更讲内功的修炼。“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是各种流派都遵守的练功准则,各种功法和技法皆以意带动,形随心动,以形达意,形意合一,注重通过练功达到疏通经络,防止疾病,保健强身的目的。另外通过练习传统武术可达到精神、形体的双重冶化,全面改善生理、心理的机能。这也正是武术养生有别于一般体力锻炼的重点之所在。

  作为一种健身的运动形式,传统武术与其他运动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他不受体质,地点,金钱,年龄等的限制。它比较自由,灵活,并且它的运动量,运动幅度,都可以由练习者自己来控制。身体素质好的人可以选择运动量大、较长的套路;身体素质一般的人可以选择动作幅度较小的、较短的套路,也可以从中选择一段或一节进行练习。另外,传统武术对外界条件的要求相对较低。同样是健身方式,乒乓球运动需要球台和球拍,羽毛球需要球拍和球网,打篮球需要篮筐和篮球,而传统武术则不需要任何器材,同样能够达到锻炼效果。除此之外,传统武术的练习没有年龄的限制,它是一项终身运动,每一个年龄段得人都可以练习。因此,许多武术专家认为,传统武术是适合任何人的最好的健身养生方法。

  四、传统武术的健身养生价值

  传统武术套路运动作为一种运动方法,能够增强和维护联系着的生理功能。另外,传统武术是一种整体运动,要求内外合一,所有动作都要求身体各部分以及内在精神的协调配合,这样身心各部分都得到了锻炼,从而全面提高或维护练习者的柔韧、反应、灵敏、协调、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调节身体内环境的平衡,调养其气血,改善内在机能。

  传统武术中很多拳法比如太极拳,两仪拳和八卦掌,都具有极强的抗暴功效、极好的开智效果、无穷的艺术趣味更具有极高的养生价值。

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www.kmysw.com/ydys/10119.html

推荐阅读

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建议反馈| 在线投稿| 留言反馈| 友情链接| 友情赞助| 加入收藏| 网站建议| 网站地图
免责申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及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告之删除!千米饮食网不负责信息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此亦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版权所有:千米饮食网 http://www.kmysw.com/ 苏ICP备17007260号-3
Copyright(©) 2015 - www.kmysw.com All rights reserved.